本標準參照采用了國際標準ISO348:1981(E)《硬煤分析試樣中水分測定方法直接容量法》、ISO 562:1981(E)《硬煤和焦炭揮發(fā)分測定方法》和ISO1171: 1981(E)《固體礦物燃料灰分測定方法》。
1 主題內(nèi)容與適用范圍
本標準規(guī)定了煤的水分、灰分和揮發(fā)分的測定方法和固定碳的計算方法。
本標準適用于褐煤、煙煤和無煙煤。
2 水分的測定
本標準規(guī)定了三種煤中水分的測定方法。其中方法A 和方法B 適用于所有煤種:方法C 僅適用于煙煤和無煙煤。
在仲裁分析中遇到有用空氣干燥煤樣水分進行基的換算時,應用方法A 測定空氣干燥煤樣的水分。
2.1 方法A(通氮干燥法)
2.1.1 方法提要
稱取一定量的空氣干燥煤樣,置于105~110℃干燥箱中,在干燥氮氣流中干燥到質(zhì)量恒定。然后根據(jù)煤樣的質(zhì)量損失計算出水分的百分含量。
2.1.2 試劑
2.1.2.1 氮氣:純度99.9%,含氧量小于100ppm。
2.1.2.2 無水氯化鈣(HGB 3208):化學純,粒狀。
2.1.2.3 變色硅膠:工業(yè)用品。
2.1.3 儀器、設備
圖1 玻璃稱量瓶
2.1.3.1 小空間干燥箱:箱體嚴密,具有較小的自由空間,有氣體進、出口,并帶有自動控溫裝置,能保持溫度在105~110℃范圍內(nèi)。
2.1.3.2 玻璃稱量瓶:直徑40mm,高25mm,并帶有嚴密的磨口蓋(見圖1)。
2.1.3.3 干燥器:內(nèi)裝變色硅膠或粒狀無水氯化鈣。
2.1.3.4 干燥塔:容量250mL 內(nèi)裝干燥劑。
2.1.3.5 流量計:量程為100~1000mL/min。
2.1.3.6 分析天平:感量0.0001g。
2.1.4 分析步驟
2.1.4.1 用預先干燥和稱量過(至0.0002g)的稱量瓶稱取粒度為0.2mm 以下的空氣干燥煤樣1±0.1g,至0.0002g,平攤在稱量瓶中。
2.1.4.2 打開稱量瓶蓋,放入預先通入干燥氮氣1) 并已加熱到105~110℃的干燥箱中。煙煤干燥1.5h,褐煤和無煙煤干燥2h。
注:1)在稱量瓶放入干燥箱前10min 開始通氣,氮氣流量以每小時換氣15 次計算。
2.1.4.3 從干燥箱中取出稱量瓶,立即蓋上蓋,放入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(約20min)后,稱量。
2.1.4.4 進行檢查性干燥,每次30min,直到連續(xù)兩次干燥煤樣質(zhì)量的減少不超過0.001g 或質(zhì)量增加時為止。在后一種情況下,要采用質(zhì)量增加前一次的質(zhì)量為計算依據(jù)。水分在2%以下時,不必進行檢查性干燥。
圖2 水分測定管(單位:mm)
2.1.5 分析結果的計算
空氣干燥煤樣的水分按式(1)計算:
2.2 方法B(甲苯蒸餾法)
2.2.1 方法提要
稱取一定量的空氣干燥煤樣于圓底燒瓶中,加入甲苯共同煮沸。分餾出的液體收集在水分測定管中并分層,量出水的體積(mL)。以水的質(zhì)量占煤樣質(zhì)量的百分數(shù)作為水分含量。
2.2.2 試劑
2.2.2.1 甲苯(GB 684):化學純。
2.2.2.2 無水氯化鈣(HGB 3208):化學純,粒狀。
2.2.3 儀器、設備
2.2.3.1 分析天平:最大稱量為200g,感量0.001g。
2.2.3.2 電爐:單盤或多聯(lián),并能調(diào)節(jié)溫度。
2.2.3.3 冷凝管:直形,管長400mm 左右。
2.2.3.4 水分測定管:量程0~10mL,分度值0.1mL(見圖2)。水分測定管須經(jīng)過校正(每毫升校正一點),并繪出校正曲線方能使用。
2.2.3.5 小玻璃球(或碎玻璃片):直徑3mm 左右。
2.2.3.6 微量滴定管:10mL,分度值為0.05mL。
2.2.3.7 量筒:100mL。
2.2.3.8 圓底蒸餾燒瓶:500mL。
圖3 蒸餾裝置示意圖
2.2.3.9 蒸餾裝置(見圖3):由冷凝管、水分測定管和圓底蒸餾燒瓶構成。各部件連接處應具有磨口接頭。
2.2.4 分析步驟
2.2.4.1 稱取25g、粒度為0.2mm 以下的空氣干燥煤樣,至0.001g,移入干燥的圓底燒瓶中,加入約80mL 甲苯。為防止噴濺,可放適量碎玻璃片或小玻璃球。安置好蒸餾裝置。2.2.4.2 在冷凝管中通入冷卻水。加熱蒸餾瓶至內(nèi)容物達到沸騰狀態(tài)??刂萍訜釡囟仁乖诶淠芸诘蜗碌囊旱螖?shù)約為每秒2~4 滴。連續(xù)加熱,直到餾出液清澈并在5min 內(nèi)不再有細小水泡出現(xiàn)時為止。
2.2.4.3 取下水分測定管,冷卻至室溫,讀數(shù)并記下水的體積(mL),并按校正后的體積由回收曲線上查出煤樣中水的實際體積(V)。
2.2.5 回收曲線的繪制
用微量滴定管準確量取0,1,2,3,.,10mL 蒸餾水,分別放入蒸餾燒瓶中。每瓶各加80mL 甲苯,然后按上述方法進行蒸餾。根據(jù)水的加入量和實際蒸出的毫升數(shù)繪制回收曲線。更換試劑時,需重作回收曲線。
2.2.6 分析結果的計算
空氣干燥煤樣的水分按式(2)計算:
2.3 方法C(空氣干燥法)
2.3.1 方法提要
稱取一定量的空氣干燥煤樣,置于105~110℃干燥箱中,在空氣流中干燥到質(zhì)量恒定。然后根據(jù)煤樣的質(zhì)量損失計算出水分的百分含量。
2.3.2 儀器、設備
2.3.2.1 干燥箱:帶有自動控溫裝置,內(nèi)裝有鼓風機,并能保持溫度在105~110℃范圍內(nèi)。
2.3.2.2 干燥器:內(nèi)裝變色硅膠或粒狀無水氯化鈣。
2.3.2.3 玻璃稱量瓶:直徑40mm,高25mm,并帶有嚴密的磨口蓋(見圖1)。
2.3.2.4 分析天平:感量0.0001g。
2.3.3 分析步驟
2.3.3.1 用預先干燥并稱量過(至0.0002g)的稱量瓶稱取粒度為0.2mm 以下的空氣干燥煤樣1±0.1g,至0.0002g,平攤在稱量瓶中。
2.3.3.2 打開稱量瓶蓋,放入預先鼓風1)并已加熱到105~110℃的干燥箱中。在一直鼓風的條件下,煙煤干燥1h,無煙煤干燥1~1.5h。
注:1)預先鼓風是為了使溫度均勻。將稱好裝有煤樣的稱量瓶放入干燥箱前3~5min 就開始鼓風。
2.3.3.3 從干燥箱中取出稱量瓶,立即蓋上蓋,放入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(約20min)后,稱量。
2.3.3.4 進行檢查性干燥,每次30min,直到連續(xù)兩次干燥煤樣的質(zhì)量減少不超過0.001g 或質(zhì)量增加時為止。在后一種情況下,要采用質(zhì)量增加前一次的質(zhì)量為計算依據(jù)。水分在2%以下時,不必進行檢查性干燥。
2.3.4 分析結果的計算
空氣干燥煤樣的水分按式(3)計算:
3 灰分的測定
本標準包括兩種測定煤中灰分的方法,即緩慢灰化法和快速灰化法。緩慢灰化法為仲裁法;快速灰化法可作為例常分析方法。
3.1 緩慢灰化法
3.1.1 方法提要
稱取一定量的空氣干燥煤樣,放入馬弗爐中,以一定的速度加熱到815±10℃,灰化并灼燒到質(zhì)量恒定。以殘留物的質(zhì)量占煤樣質(zhì)量的百分數(shù)作為灰分產(chǎn)率。
3.1.2 儀器、設備
3.1.2.1 馬弗爐:能保持溫度為815±10℃。爐膛具有足夠的恒溫區(qū)。爐后壁的上部帶有直徑為25~30mm 的煙囪,下部離爐膛底20~30mm 處,有一個插熱電偶的小孔,爐門上有一個直徑為20mm 的通氣孔。
圖4 灰皿
3.1.2.2 瓷灰皿:長方形,底面長45mm,寬22mm,高14mm(見圖4)。
3.1.2.3 干燥器:內(nèi)裝變色硅膠或無水氯化鈣。
3.1.2.4 分析天平:感量0.0001g。
3.1.2.5 耐熱瓷板或石棉板:尺寸與爐膛相適應。
3.1.3 分析步驟
3.1.3.1 用預先灼燒至質(zhì)量恒定的灰皿,稱取粒度為0.2mm 以下的空氣干燥煤樣1±0.1g,至0.0002g,均勻地攤平在灰皿中,使其每平方厘米的質(zhì)量不超過0.15g。
3.1.3.2 將灰皿送入溫度不超過100℃的馬弗爐中,關上爐門并使爐門留有15mm 左右的縫隙。在不少于30min 的時間內(nèi)將爐溫緩慢升至約500℃,并在此溫度下保持30min。繼續(xù)升到815±10℃,并在此溫度下灼燒1h。
3.1.3.3 從爐中取出灰皿,放在耐熱瓷板或石棉板上,在空氣中冷卻5min 左右,移入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(約20min)后,稱量。
3.1.3.4 進行檢查性灼燒,每次20min,直到連續(xù)兩次灼燒的質(zhì)量變化不超過0.001g 為止。用最后一次灼燒后的質(zhì)量為計算依據(jù)?;曳值陀?5%時,不必進行檢查性灼燒。
3.2 快速灰化法
本標準包括兩種快速灰化法:方法A 和方法B。
3.2.1 方法A
3.2.1.1 方法提要
將裝有煤樣的灰皿放在預先加熱至815±10℃的灰分快速測定儀的傳送帶上,煤樣自動送入儀器內(nèi)完全灰化,然后送出。以殘留物的質(zhì)量占煤樣質(zhì)量的百分數(shù)作為灰分產(chǎn)率。
3.2.1.2 專用儀器:快速灰分測定儀(見附錄A)
3.2.1.3 分析步驟
a.將灰分快速測定儀預先加熱至815±10℃。
b.開動傳送帶并將其傳送速度調(diào)節(jié)到17mm/min 左右或其他合適的速度。
c.用預先灼燒至質(zhì)量恒定的灰皿,稱取粒度為0.2mm 以下的空氣干燥煤樣0.5±0.01g,至0.0002g,均勻地攤平在灰皿中。
d.將盛有煤樣的灰皿放在灰分快速測定儀的傳送帶上,灰皿即自動送入爐中。
e.當灰皿從爐內(nèi)送出時,取下,放在耐熱瓷板或石棉板上,在空氣中冷卻5min 左右,移入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(約20min)后,稱量。
3.2.2 方法B
3.2.2.1 方法提要
將裝有煤樣的灰皿由爐外逐漸送入預先加熱至815±10℃的馬弗爐中灰化并灼燒至質(zhì)量恒定。以殘留物的質(zhì)量占煤樣質(zhì)量的百分數(shù)作為灰分產(chǎn)率。
3.2.2.2 儀器、設備:同3.1.2 條。
3.2.2.3 分析步驟
a.用預先灼燒至質(zhì)量恒定的灰皿,稱取粒度為0.2mm 以下的空氣干燥煤樣1±0.1g,至0.0002g,均勻地攤平在灰皿中,使其每平方厘米的質(zhì)量不超過0.15g。盛有煤樣的灰皿預先分排放在耐熱瓷板或石棉板上。
b.將馬弗爐加熱到850℃,打開爐門,將放有灰皿的耐熱瓷板或石棉板緩慢地推入馬弗爐中,先使第一排灰皿中的煤樣灰化。待5~10min 后,煤樣不再冒煙時,以每分鐘不大于2mm 的速度把二、三、四排灰皿順序推入爐內(nèi)熾熱部分(若煤樣著火發(fā)生爆燃,試驗應作廢)。
c.關上爐門,在815±10℃的溫度下灼燒40min。
d.從爐中取出灰皿,放在空氣中冷卻5min 左右,移入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(約20min)后,稱量。
e.進行檢查性灼燒,每次20min,直到連續(xù)兩次灼燒的質(zhì)量變化不超過0.001g 為止。用最后一次灼燒后的質(zhì)量為計算依據(jù)。如遇檢查灼燒時結果不穩(wěn)定,應改用緩慢灰化法重新測定。灰分低于15%時,不必進行檢查性灼燒。
3.3 分析結果的計算
空氣干燥煤樣的灰分按式(4)計算:
3.4 灰分測定的精密度
灰分測定的重復性和再現(xiàn)性如表2 規(guī)定:
4 揮發(fā)分測定方法
4.1 方法提要
稱取一定量的空氣干燥煤樣,放在帶蓋的瓷坩堝中,在900±10℃溫度下,隔絕空氣加熱7min。以減少的質(zhì)量占煤樣質(zhì)量的百分數(shù),減去該煤樣的水分含量 (Mad)作為揮發(fā)分產(chǎn)率。
4.2 儀器、設備
4.2.1 揮發(fā)分坩堝:帶有配合嚴密的蓋的瓷坩堝,形狀和尺寸如圖5 所示。坩堝總質(zhì)量為15~20g。
圖5 揮發(fā)分坩堝
4.2.2 馬弗爐:帶有高溫計和調(diào)溫裝置,能保持溫度在900±10℃,并有足夠的恒溫區(qū)(900±5℃)。爐子的熱容量為,當起始溫度為920℃時,放入室溫下的坩堝架和若干坩堝,關閉爐門后,在3min 內(nèi)恢復到900±10℃。爐后壁有一排氣孔和一個插熱電偶的小孔。小孔位置應使熱電偶插入爐內(nèi)后其熱接點在坩堝底和爐底之間,距爐底20~30mm 處。馬弗爐的恒溫區(qū)應在關閉爐門下測定,并至少半年測定一次。高溫計(包括毫伏計和熱電偶)至少半年校準一次。
4.2.3 坩堝架:用鎳鉻絲或其他耐熱金屬絲制成。其規(guī)格尺寸以能使所有的坩堝都在馬弗爐恒溫區(qū)內(nèi),并且坩堝底部位于熱電偶熱接點上方并距爐底20~30mm(見圖6)為準。
4.2.4 坩堝架夾:見圖7。
圖6 坩堝架
圖7 坩堝架夾
4.2.5 分析天平:感量0.0001g。
4.2.6 壓餅機:螺旋式或杠桿式壓餅機,能壓制直徑約10mm 的煤餅。
4.2.7 秒表。
4.2.8 干燥器:內(nèi)裝變色硅膠或粒狀無水氯化鈣(HGB3208)。
4.3 分析步驟
4.3.1 用預先在900℃溫度下灼燒至質(zhì)量恒定的帶蓋瓷坩堝,稱取粒度為0.2mm 以下的空氣干燥煤樣1±0.01g,至0.0002g,然后輕輕振動坩堝,使煤樣攤平,蓋上蓋,放在坩堝架上。褐煤和長焰煤應預先壓餅,并切成約3mm 的小塊。
4.3.2 將馬弗爐預先加熱至920℃左右。打開爐門,迅速將放有坩堝的架子送入恒溫區(qū)并關上爐門,準確加熱7min。坩堝及架子剛放入后,爐溫會有所下降,但必須在3min 內(nèi)使爐溫恢復至900±10℃,否則此試驗作廢。加熱時間包括溫度恢復時間在內(nèi)。
4.3.3 從爐中取出坩堝,放在空氣中冷卻5min 左右,移入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(約20min)后,稱量。
4.4 焦渣特征分類
測定揮發(fā)分所得焦渣的特征,按下列規(guī)定加以區(qū)分:
(1)粉狀——全部是粉末,沒有相互粘著的顆粒。
(2)粘著——用手指輕碰即成粉末或基本上是粉末,其中較大的團塊輕輕一碰即成粉末。
(3)弱粘結——用手指輕壓即成小塊。
(4)不熔融粘結——以手指用力壓才裂成小塊,焦渣上表面無光澤,下表面稍有銀白色光澤。
(5)不膨脹熔融粘結——焦渣形成扁平的塊,煤粒的界線不易分清,焦渣上表面有明顯銀白色金屬光澤,下表面銀白色光澤更明顯。
(6)微膨脹熔融粘結——用手指壓不碎,焦渣的上、下表面均有銀白色金屬光澤,但焦渣表面具有較小的膨脹泡(或小氣泡)。
(7)膨脹熔融粘結——焦渣上、下表面有銀白色金屬光澤,明顯膨脹,但高度不超過15mm。
(8)強膨脹熔融粘結——焦渣上、下表面有銀白色金屬光澤,焦渣高度大于15mm。
為了簡便起見,通常用上列序號作為各種焦渣特征的代號。
4.5 分析結果的計算
空氣干燥煤樣的揮發(fā)分按式(5)計算:
4.6 揮發(fā)分測定的精密度
揮發(fā)分測定的重復性和再現(xiàn)性如表3 規(guī)定:
5 固定碳的計算
固定碳按式(6)計算:煤炭化驗設備--微機系列量熱儀技術標準
1 主題內(nèi)容與適用范圍
本標準規(guī)定了微機系列量熱儀的技術要求、試驗方法、檢驗規(guī)則、標志、包裝、運輸及貯存。
本標準適用于微機系列量熱儀。該儀器主要用于接收外界信息、指令經(jīng)過處理后對外發(fā)出工作指令從而改變系統(tǒng)的工作狀態(tài),完成測試結果。
2 引用標準
下列標準所包含的若干條款,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構成本標準的條款,出版時所標明的版本均為有效。由于所有標準都要進行修訂,因此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版本的可能性,并請對本標準提出修正意見和對下述標準受控使用
GB/T213—1996 煤的發(fā)熱量測定方法
GB/T15464—1995 儀器儀表包裝通用技術條件
JJG617—1996 數(shù)字溫度指示調(diào)節(jié)儀檢定規(guī)程
JJG672—2001 氧彈熱量計檢定規(guī)程
MT/T737—1997 量熱儀氧彈安全性能檢驗規(guī)范
JB/T9329—1999 儀器儀表運輸、運輸儲存基本環(huán)境條件及試驗方法
GB/T 2423 電工電子產(chǎn)品基本環(huán)境試驗規(guī)程
GB/T 2828 逐批檢查計數(shù)抽樣程序及抽樣表
TL965 鄰近干擾排除要求
TL82166 電子元件電磁一致性:輻射損害
3 技術要求
3.1 工作原理
微機系列量熱儀通過外桶和內(nèi)桶溫度傳感器,采集內(nèi)桶溫度、外桶溫度等數(shù)據(jù)發(fā)送給貯存有預先設置理想工作狀態(tài)軟件的單片機,單片機經(jīng)過對信號的分析處理以后能夠自動發(fā)出調(diào)整或維持工作狀態(tài)的指令,從而實現(xiàn)對內(nèi)桶溫度等參數(shù)的自動控制,達到控制整個測試系統(tǒng)的目的。
3.2 結構及外觀要求
3.2.1 采用PCB、LCD、接插件、單片機、輕觸鍵、光藕、晶振、電容、電阻、二三極管、蜂鳴器、排線等經(jīng)過焊接成硬件電路再燒錄軟件后與面板裝配而成.
3.2.2 硬件電路焊接光潔,元件焊接牢固,元件布局合理.
3.2.3 PVC面板表面應光滑,色澤均勻,不應有裂紋、氣泡、凹縮等缺陷;控制器鍍層、化學處理表面、噴漆部位應無色差、油漆厚度均勻,無常見的流掛、顆粒、針孔、桔皮、掉漆等。
3.2.4 接插件應完整無損,焊接可靠,插片表面無氧化、無毛刺、與對插件的配合良好。
3. 2. 5 氧彈表面不得有任何劃痕、砂眼及損傷、彈蓋與彈筒的螺旋部分不得有磨損、銹蝕等缺陷。
3.3 工作條件
3.3.1 額定電壓:AC220V;
3.3.2工作電壓范圍:AC190V ~ AC250V;
3.3.3 環(huán)境溫度:0℃~35℃
3.3.4 貯存溫度:-40℃~70℃
3.3.5 相對濕度:≤80%;
3.4 性能
3.4.1 基本功能
3.4.1.1 自動功能
按電源按鍵控制器進入測試狀態(tài),在此狀態(tài),控制器自動控制點火、測溫和打印運行狀態(tài)的檢測控制。
3.4.1.2 氧彈在室溫下應能承受20Mpa的水壓試驗。
3. 4. 1. 3 攪拌熱
量熱儀攪拌器連續(xù)攪拌10分鐘,量熱體系溫度升高不超過0.01℃。
3. 4. 1. 4 分辨率為0.001℃
3. 4 .1. 5精度和準確度
精度:將連續(xù)測試5次或5次以上苯甲酸試驗結果的相對標準差不大于0.20%。
準確度:將苯甲酸作為樣品進行5次或5次以上測試,其平均值與標準值相差不超過50J/g.
3.4.2 絕緣電阻
在常溫、常濕的環(huán)境中,量熱儀電源輸入端與外殼之間的冷態(tài)絕緣電阻應不小于20MΩ。
3.4.3 抗電強度
在常溫、常濕的環(huán)境中,量熱儀電源輸入端與殼體之間承受1500V、50Hz的正弦交流電壓,在泄漏電流不大于1mA的條件下,歷時1min應無擊穿或閃絡現(xiàn)象。
3.4.4 噪聲
干擾性噪聲是不允許的。
3.4.5 電磁兼容性
與導線相結合的干擾:脈沖1.1b,脈沖2,脈沖3a、3b符合性能A級要求。脈沖4、4b符合功能狀態(tài)B.
抗電波輻射干擾:應符合性能情況B的要求。
3.4.6 導線強度
每個芯線的靜載荷 ≥40N
3.4.7 插頭推壓強度
控制器的強度要設計得可承受150N。
3. 4. 8 環(huán)境適應性:
在包裝運輸條件下,應符合JB/T9329—1999要求
A 在40℃的環(huán)境中,放置8小時,量熱儀應能正常工作。
B 在-25℃的環(huán)境中放置8小時,量熱儀應能正常工作。
C 濕熱試驗:在溫度40℃,相對濕度80%環(huán)境中放置48下時,量熱儀應能正常工作。
D 自由跌落:在100cm的高